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羅田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新用戶注冊
x
文/陳林 先講網(wǎng)上流傳的一個笑話《困在廁所》。 一日正在講課,一名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覺得影響課堂秩序,不準。結(jié)果,孩子尿于褲中。家長向教育局狀告:該老師違反人權(quán),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quán)利,應(yīng)嚴懲。 又一日上課,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批準。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向教育局狀告:課堂期間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導(dǎo)致學生受到傷害,教師未盡到監(jiān)護義務(wù),應(yīng)嚴懲。 再一日上課,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他在廁所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多人受傷。家長聯(lián)名向教育局狀告:該教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yīng)嚴懲。 再后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要求上廁所,于是該老師帶領(lǐng)全班學生一起去廁所。家長向教育部門狀告:該教師上課期間不傳授學業(yè),工作態(tài)度有嚴重問題,玩忽職守,不務(wù)正業(yè),應(yīng)嚴懲。 雖然這是一個笑話,但是,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如果我們細細思考,就會明白藏在社會矛盾中的人生哲理。笑話中的孩子,家長,老師,教育局分別代表了未成年人,成年人,社會工作者和政府。第一回合,當未成年人有生理需求時,就是要上廁所,社會工作者的教師沒有批準學生的要求,成年人家長就要求代表政府的教育局處罰教師。第二回合,未成年人不小心滑倒在廁所而受傷,成年人家長以社會工作者未履行監(jiān)護義務(wù)為由要求代表政府的教育局處罰教師。第三回合,未成年人缺乏自律,引起成年人家長再次要求代表政府的教育局處罰教師。第四回合,成年人家長又以社會工作者沒有履行好工作要求代表政府的教育局處罰教師。看出什么問題了嗎?四個回合下來,未成年人,成年人,社會工作者,政府四個群體,都受益了沒?很明顯沒有,都在不同程度受到了損失。那有什么方法能讓四個群體都受益呢? 答案早在兩年多年的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文學家已經(jīng)在他們的作品中告訴我們了。那就是自律、嚴謹、寬容,至善。如果社會大部分人改變了自律、謹慎、寬容、至善的總體格局,那么誰都是縱容惡的受損人;如果社會絕大部分人一直始終保持自律、謹慎、寬容、至善,人人渴求的大同世界就不請自來,那時,人人都是自律、謹慎、寬容、至善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