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羅田縣投資3780萬元,縣農(nóng)村公路管理局按四級公路雙車道標準改造升級石黃線,一條長達13余公里、寬6米的“穿越線”誕生了,這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石黃線彎路 付志林攝
櫻桃樹在騰家沖不是稀罕東西,這種近乎野生的櫻桃酸甜適中,家家房前屋后種的都有。自從路修好了,騰家沖的櫻桃就出盡了風頭,看櫻花的、摘櫻桃的,昔日的山溝溝要“沸騰”好幾個月,百姓也嘗到了櫻桃的甜滋味。
“我們這里的櫻桃散養(yǎng)在家家戶戶,純天然品種,沒施肥、打藥,很受市民喜歡�!蓖鮼喢鹘榻B,現(xiàn)在不僅有了縣道,進村入戶的道路也修好了,還能循環(huán)運行,拉近了游客距離,樂了村民。
如今,全村1萬多株櫻桃樹,讓騰家沖戴上了“鄂東櫻桃第一村”的桂冠,800多人的小山村光櫻桃收入就達二三十萬元。三組村民楊傳德一家300多棵櫻桃樹,去年光采摘就創(chuàng)收4萬多,再加上接待等他家去年有近20萬元進賬。
路通民富,自從有了石黃線,不僅櫻桃成了搶手貨,茯苓、茶果種植還有養(yǎng)牛都成了村民致富的好門路,騰家沖已經(jīng)成了興村振興路上的奔跑者。
櫻桃采摘 付志林攝
農(nóng)村公路上美麗的“古樹灣”
騰家沖的山那邊,是鳳山鎮(zhèn)易家?guī)r村的岔口垴。路兩邊左右各一棵帶有“身份證”的麻栗樹,兩位300歲以上“高齡的長者”枝擁云端,心手相牽,迎候每一位過路者。路旁休息廳上,石桌石凳;另一邊,池塘、干凈整齊的鄉(xiāng)墅式農(nóng)家院落。這真的是一處美麗的嫻靜之地。
車行此處,停下來走走看看,歇歇聊聊,是所有路過者的選擇。這是一個古樹環(huán)繞的美麗鄉(xiāng)村,20多戶人家,房前屋后掛有標牌的古樹就有十多棵,銀杏、樟樹、麻栗都有。
生發(fā)之時,路旁的古樟樹上難免掉下一些枯枝枯葉。60歲的村民王勝文正在打掃,他并不是養(yǎng)護人員,但像他一樣,每一位岔口垴人都會管這“閑事”,把路當成了家。
“這條路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沒路的苦日子依然清晰地印在王勝文的腦海中。他家現(xiàn)在住著氣派的二層樓房,這房子是有了路之后修的,但他沒忘記第一次建房子時的情形。
村民王勝文在掃路 付志林攝
那時,岔口垴就是“山頂村”,一條坑坑洼洼的土機耕路,勉強上山。修房子就只能靠肩挑背馱,就算是能夠請得起拖拉機,上山時,后面還是要一幫子人推,還得帶上撬杠等應急工具,隨時準備救急。
說起沒路的日子,易家?guī)r村支書宴慶根最有發(fā)言權。宴慶根有兩個姑姑嫁到了山那邊的許家畈,每次都是步行翻越岔口垴,爬山、溜坡,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姑姑家,“那時候都怕到姑姑家,親情就被這座山無情隔離了�!�
“自從有了這條路,村民出行方便了,生活也有奔頭了。”宴慶根說,現(xiàn)在到姑姑家開車15分鐘就夠了,岔口垴走出了深閨。現(xiàn)在的岔口垴“片瓦不存”,洋氣的樓房替代了矮舊的瓦房,灣里集中排污,還有停車場、休息亭、公廁……
今昔對比大相徑庭。66歲的村民王鵬飛正在公路邊修建自家的車庫,水泥、砂石車輛直接送到現(xiàn)場,不再象從前那般吃苦受累了,車庫幾天就能完工。老人說:“車庫修好了,下半年就準備買一輛小車,好好享受新生活�!�
依托公路謀發(fā)展,易家?guī)r人均收入已經(jīng)達到13000元。過去望而生畏的山上,村民們開始種天麻、茯苓、黃精,種獼猴桃,養(yǎng)牛養(yǎng)羊。有了路,這里變成了金山銀山,變成了村民的創(chuàng)富園、幸福樂園。
古樹掩映的岔口垴路段 付志林攝
一條橫線,雷家灣成了旅游節(jié)點
雷家灣村就在石黃線的終點,位于省道羅九線和縣道羅卡線這兩條平行線的中間。一條河流,路旁護坡上格�;▋阂呀�(jīng)破土,岸旁古樹林立,行走在這樣一條路上,美麗遠不止山水,更有一種深深的文藝范和厚重的文化氛圍。
從前,沒有石黃線這一橫,雷家灣就只能沾點羅卡線的光,進士河漂流的游客會選擇在這里停留,或看看古樹,或嘗嘗農(nóng)家飯。自從石黃線提檔升級后,羅九線上前往天堂寨等北上的游客常常會跨線觀光,到雷家灣做客,雷家灣成了羅九、羅卡兩天旅游線上的匯集節(jié)點。
就在湯河岸邊,有一棵頗有傳奇經(jīng)歷的古樹——狀元柳,千百年來“虬枝皺體歷滄桑,冒暑凌寒守路旁”,跟過往游客講起“借水流傳柳絲話,依盟舞伴狀元郎”典故。
狀元柳 付志林攝
石黃線通車后,雷家灣婦女姚再弟瞅準了機會,更迷上了“狀元柳”這塊金字招牌,毫不猶豫地辦起了“狀元柳農(nóng)家樂”。如今,農(nóng)家樂生意不錯,旺季的時候一家人忙得團團轉(zhuǎn),他們享受到了美麗農(nóng)村路路帶來的紅利。
“沒有石黃線,大車進不來,運輸成了大問題,大車運貨不得在河對面卸下來轉(zhuǎn)農(nóng)用車拖進來�,F(xiàn)在好了,6米寬的水泥路,大車不僅能進來,甚至還能到田間地頭。”雷家灣村支書雷后元說。
雷家灣村民張小光原來在縣城從事運輸行業(yè),有了路后,他就回村辦起了昊豐農(nóng)村合作社,流轉(zhuǎn)200畝田地,種植蔬菜,年產(chǎn)值七八十萬元,每年還能吸納當?shù)匚辶嗽诨貏展ぁ?/font>
豐沃農(nóng)村合作社以水稻種植為主,420畝水稻,春天無邊綠,秋天放眼黃,成了當?shù)匾坏捞飯@風景。創(chuàng)始人王炳剛是糧食部門“下海人”,便利的交通環(huán)境,讓他可以放開手腳干,不受困擾。
石黃線山路 付志林攝
雷家灣村成了游客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樂園,該村也開始布局油茶和黃花套種的特色農(nóng)產(chǎn)業(yè),120畝茶樹已經(jīng)種下,村民人均收入也已經(jīng)達到了12000元,他們正滿懷信心邁步踏上鄉(xiāng)村振興路。
一條線美不了整個鄉(xiāng)村,一條路帶不動全縣。在羅田,像這樣的農(nóng)村公路線太多太多,它們編織成了一張有著無限張力的農(nóng)村交通網(wǎng),助力該縣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偉大戰(zhàn)略的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快。
目前,羅田縣正全力推進“四好農(nóng)村路”示范縣創(chuàng)建,“建、管、護、運營”四輪齊驅(qū),讓美麗農(nóng)村路成為百姓的出行便捷路、富民產(chǎn)業(yè)路、生態(tài)旅游路、鄉(xiāng)村振興路、宜居幸福路,成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高速路。
作者: 君子蘭 時間: 2022-4-28 20:50


作者: 迷失~ 時間: 2022-4-28 21:01
看著一步步的變話
作者: 元帥 時間: 2022-4-29 07:04


作者: 元帥 時間: 2022-4-29 07:05
去年櫻桃節(jié)去過。
作者: 山的那一邊 時間: 2022-4-29 08:01


作者: 藍妮 時間: 2022-4-29 09:28


作者: 青晨 時間: 2022-4-29 21:11



作者: 天天|向上 時間: 2022-5-28 12:01





歡迎光臨 羅田論壇 (http://m.yaisu5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富源县|
星子县|
松阳县|
息烽县|
安乡县|
扎兰屯市|
汶川县|
含山县|
建瓯市|
张掖市|
韶关市|
巧家县|
鹤山市|
徐水县|
淅川县|
泽州县|
班戈县|
根河市|
手游|
新余市|
滨州市|
盐边县|
吉安市|
鸡西市|
瑞昌市|
兴化市|
日照市|
东乡|
通渭县|
靖远县|
临泽县|
苗栗县|
太谷县|
尉犁县|
咸阳市|
彭阳县|
大田县|
资兴市|
喀喇|
贵溪市|
华容县|